

牛奶"黑"传言:会导致儿童患I型糖尿病?中国人不适合喝牛奶?
澄清了“黑牛奶”的两个重灾区——牛奶致癌与牛奶不补钙,那么还有什么关于牛奶的问题需要解决,小记搜索了网上其它有关牛奶碎碎念的黑言论,继续请专家来为牛奶漂白。
小记表示:无论是说牛奶容易导致儿童患I型糖尿病,还是中国人不适合喝牛奶,统统都是不靠谱的,同时我们还请营养科的专家们给出建议,市面上液体奶、酸奶、奶粉和奶酪哪个营养更好。
★牛奶会导致儿童患I型糖尿病?
网络传言:
牛奶中的蛋白质诱导I型糖尿病的发生,很早就见著于文献。其过程很可能是这样的:
婴儿接受母乳喂养的时间不长就开始喂以牛奶蛋白质,很有可能是婴儿配方奶中的牛奶蛋白质。牛奶进入小肠后,被分解成氨基酸碎片。
对于某些婴儿来讲,牛奶不能完全被消化,于是这种原初蛋白质的氨基酸小链或片段就存留在小肠当中。
免疫系统识别了这些片段,将它们作为外来的入侵者,并开始破坏它们。不幸的是,这些蛋白质片段和产生胰岛素的胰腺细胞完全相同。免疫系统丧失了识别牛奶蛋白质片段和胰腺细胞的能力,并开始攻击两者,导致儿童的胰岛素生成功能的破坏。
在12个月以上、14岁以下儿童中,牛奶摄入量与I型糖尿病发病关系的调查发现,两者之间存在非常好的线性关系。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牛奶摄入量越多,I型糖尿病患病率越高。在芬兰,I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是日本的36倍。同时,牛奶的平均摄入量,芬兰也是最高的,但在日本这一数值是非常低的。
针对牛奶危害儿童健康问题,1994年,美国儿科协会建议:如果家族成员糖尿病比较常见,那麼这个家庭中出生的婴儿,最好两年内不要服用任何牛奶。
专家解答:
这是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现在的孩子喝奶量绝对是高于平均值的。是否意味着多喝牛奶的孩子会得病呢?I型糖尿病终身难治,孩子一旦变成I型糖尿病人,不得不终生依赖外源的胰岛素注射,太可怕了!
从临床分析:儿童中有人患糖尿病,但是非常少,而且在这极少的儿童中,没有一个是因为喝牛奶而得糖尿病的。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至今都不是非常明确,怎么就断定和牛奶有关呢?
专家表示:就目前的临床来看,糖尿病主要和遗传、环境有关。I型糖尿病全称叫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也可发生于各种年龄,这和自身免疫有关。“但是和牛奶的关系,我还真没有听说过,也没有研究过。”现在国内还没有这样的实验研究。得出这样结论的人,可能做的是小样本调查,这和大样本调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所以说这种说法证据不足,不成立。”而且西方人喝牛奶那么多,但是糖尿病的发病率并没有中国人高,这个论点可以不攻自破。
★中国人不适合喝牛奶吗?
网络传言:
一些专家说过:“亚洲人群不适合饮奶。”尤其是中国人,很多人喝了牛奶后,肚子会咕咕作响,又痛又胀,还伴有腹泻等症状。是因为中国有90%以上的人患有乳糖不耐受症。乳糖不耐受是指一部分人因体内缺乏乳糖酶,不能很好地吸收乳糖,甚至在食用乳糖后出现腹胀、腹痛、恶心等症状的现象。乳糖不耐受在黑人以及黄种人群里非常普遍。
牛奶中含有一种乳糖,人生下来后,在婴儿哺乳阶段肠内都有乳糖酶来分解牛奶中的乳糖,乳糖就会在大肠里发酵、分解,产生水、二氧化碳和乳酸。乳酸不易被人体吸收。二氧化碳是气体,于是就引起小肠胀气、腹痛、肠鸣、腹泻等症状。
专家解答:
首先肯定,中国有90%的人患有乳糖不耐受症,有的甚至很严重。“这并非代表着中国人不适合喝牛奶。”他说,大部分中国人没有长期饮用乳制品的习惯,所以导致习惯性的乳糖不耐受症,而不是因为有乳糖不耐受的症状,就说不适合喝牛奶。
这种不耐受不是终身的,这种乳酸酶也是可逆的,喝奶则生,不喝奶则逝。
有三种方法可以帮助不耐受症者减轻症状。
一是少量多次反复喝奶,建议每天分数次喝奶,每次在50毫升~100毫升之间,适应之后可以逐渐增加。
二是避免空腹喝奶,要配合一些谷物,或者在饭后1~2个小时喝奶。
三是选择喝低乳糖或者去乳糖的牛奶,酸奶也是不错的选择。
“其实现在去看看,很多中国人已经对牛奶慢慢适应了,以前会不舒服,现在这种不舒服已经消失了,所以说,不能笼统地说牛奶不适合中国人。”
★喝牛奶有限定时间吗,睡前喝奶比较好吗?
网络传言:
据美、英两国医学专家研究发现,牛奶中含有一种叫α-乳白蛋白的“天然舒睡因子”,它有调节大脑神经和改善睡眠的作用。因此,专家建议在傍晚或临睡前半小时喝一杯牛奶,有安神作用,可以促进睡眠。
同时,夜晚睡眠时,是人体补钙的最佳时段。而牛奶中所含有的钙物质,是最容易吸收的一种。而且还含有磷、钾、镁等多种矿物,睡前喝一杯牛奶,对身体机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夜晚,人体不仅会加大对食物中有益成分的吸收,也会加大对食物中有毒的金属铅和镉的吸收。而牛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种吸收。
所以,睡前喝奶比早上好。
专家解答:
专家表示:“的确,牛奶中含有微量能够促进睡眠的以血清素合成的色氨酸,睡前喝一杯奶,会提高睡眠质量。但是,牛奶中含有3.5~4.2%的脂肪,这是非常高的一个数值,对于很多注重自己身材的人来说,睡前喝奶不是最好的选择。”
喝奶其实没有限定时间,早晚都可以。
喝牛奶的注意事项如下:
第一,牛奶喝常温的好,不宜久煮或加热次数过多,也不易喝冷牛奶。牛奶加热时要起一系列变化,维生素遭破坏,营养价值全都流失,不宜久煮。冷牛奶会增加肠胃蠕动,引起轻度腹泻,特别对患有溃疡病、结肠炎及其它肠胃病患者,会使病情加重。
第二,喝牛奶时最好不要空腹。空腹时吃东西,胃蠕动较快,牛奶中的营养物质来不及消化、吸收就被排到了大肠,造成很多营养的流失和浪费,所以,饮用牛奶之前,最好吃一些淀粉类的食物,如馒头、面包、玉米粥、豆类等,有利于消化和吸收,也使奶中营养充分发挥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牛奶不要和柿子同吃,两者容易反应结块成团,影响消化。
第三,牛奶不要和糖一起加热。如果喜欢喝甜牛奶的话,煮开之后可以放少许糖。因为白糖里的某些物质与牛奶中某些物质会形成大分子的络合物,不仅牛奶的营养价值大幅度下降,也不利于人体的吸收。
第四,很多人以为刚挤出来的牛奶新鲜,就立马喝,认为这样营养更好。其实,刚挤出来的牛奶里面含有很多细菌,需要进行消毒、杀菌。另外,像印有巴氏消毒的袋装牛奶,时间放长之后也不好,要及时喝掉。
★液体奶、酸奶、奶粉和奶酪,哪个营养更好?
市面上奶制品非常多,液态奶、酸奶、奶粉、奶酪,这有什么不同,又该如何选择?
专家介绍,人们常吃的奶制品不同点如下:
液态奶是鲜奶经过消毒后可以直接食用的奶制品。有的在加工过程中还强化了个别的营养素,如维生素A、D和钙等。
酸奶是在消毒的鲜奶中接种乳酸菌经发酵的奶制品,蛋白质更易于消化吸收,除乳糖分解形成乳酸外,其它营养成分基本没有变化。由于酸奶中的乳糖被分解,对于乳糖不耐受症者来说,就减少了腹胀、腹泻等不舒服的症状,也适合消化不良的人、老年人和儿童。
奶粉是鲜奶经消毒、浓缩、干燥处理而成。奶粉可根据需要加工成全脂奶粉、低脂或脱脂奶粉及配方奶粉等。奶粉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在加工过程中根据需要调整牛奶中的营养成分,使其更适合不同人群的需要。奶粉保质期更长,方便储藏和携带,也方便食用。
奶酪是在原料奶中加入适量的乳酸菌发酵剂或者凝乳酶,使蛋白质发生凝固,压榨排除乳清之后的产品。1千克的奶酪约需10千克的牛乳。奶酪的蛋白质、脂肪、钙、维生素A、维生素B2是鲜奶的7~8倍。奶酪在生产过程中,牛奶中的乳糖被排除了,所以乳糖不耐受症者也可以选择奶酪。但是,有的奶酪含脂肪和盐相当高,食用时要注意。
“不能说哪个更有营养,而是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奶制品。”
糖尿病症状大全
点击左右箭头查看不同症状

-
- 血糖控制问题
- 吃降糖药血糖还高餐后血糖高
- 空腹血糖高打胰岛素血糖还高
- 血糖居高不下饭前血糖
- 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正常值
- 餐后血糖正常值饭后血糖
- 血糖忽高忽低平稳降血糖
-
- 糖尿病足症状
- 脚烂脚流脓
- 脚痛脚起水泡
- 脚伤口不愈合脚趾发黑
- 脚趾发红干性坏疽
- 湿性坏疽混合性坏疽
- 脚胀
-
- 神经病变症状
- 手脚疼痛手脚麻木
- 手脚发凉脚踩棉花感
- 有蚁走感觉出汗异常
- 腿麻双腿疼痛
- 神经痛下肢发凉
-
- 糖尿病肾病症状
- 尿蛋白+全身浮肿
- 腰痛腿酸尿频尿急
- 双脚浮肿过度失眠
- 下肢水肿尿里泡沫多
-
- 糖尿病眼病症状
- 眼睛模糊看不清眼睛有黑影
- 视力下降眼底出血
- 视网膜病变眼睛疲劳
- 糖尿病眼花糖尿病性白内障
- 糖尿病性青光眼
-
- 糖尿病皮肤病变症状
- 全身瘙痒局部瘙痒
- 皮肤感染破皮伤口化脓
- 糖尿病皮疹皮肤出血
- 皮肤黑斑糖尿病皮肤过敏
- 外阴瘙痒
-
- 糖尿病其他症状
- 口干舌燥吃得多还消瘦
- 糖尿病心慌经常饥饿
- 糖尿病头晕糖尿病性胃轻瘫
- 常腹痛腹胀长期便秘
- 大便干燥经常腹泻
- 糖尿病阳痿常拉肚子
专家在线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