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谈糖尿病眼病 患者应主动定期查眼
糖尿病是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糖尿病对眼部的影响主要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及眼球运动麻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眼病中最常见的一种表现,且对视力的威胁最大。今年6月6日是第19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爱眼日的主题就是“关注眼健康,预防糖尿病致盲”。
▍糖尿病眼病症状 糖尿病人失明率是正常人的25倍
大多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初期,患者都无眼部自觉症状,但随着病变的发展,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比如视力减退、视物不清,特别是夜间视力下降明显;看东西出现重影、有闪光感;眼前有点、片状发黑的物体漂浮;近视程度加重、老花眼的暂时性缓解等,这些都是常见的糖尿病眼病的症状。此外,上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眼胀、眼疼,视野缺损等也是糖尿病眼病的可能症状。
温馨提示:糖尿病患者应密切注意双眼视力的改变和眼前黑影的增减,如出现上述状况,建议糖尿病患者应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有效控制血糖,及早、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可以有效预防、延缓糖尿病导致的视力损害。
糖尿病眼病具体症状参照上文标注文字
▍糖尿病眼病高危人群
根据粗略统计,患糖尿病2-3年的患者开始出现眼底视网膜病变,5-10年的患者约有1/4合并眼底视网膜病变,15年以上的患者比例高达2/3。糖尿病眼病更易发生在那些血糖控制不好、血糖持续高或者血糖波动幅度大的患者身上,患糖尿病时间增长,糖尿病眼病率也会随之增高。吸烟、酗酒、使用口服避孕药物,合并高眼压、高血脂的糖尿病患者也是糖尿病眼病的高危人群。
温馨提示:糖尿病眼病高危人群,应定期到医院进行眼科检查,进行散瞳,检查眼底,争取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糖尿病眼病高发人群应及早筛查
▍糖尿病眼病“盲难治”但可防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的盲属于“难治盲”,一旦发生中度以上视力损伤,或者病变进入晚期,即使再通过手术治疗,视力预后也很差。但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的盲仍属于“可避免盲”,糖尿病患者要养成合理的生活行为习惯;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严格控制血糖;及早、定期接受视力和眼底检查,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导致的视力损伤。《《《我要咨询专家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专家建议:预防糖尿病眼病患者应注意自身视力的变化,严格控制血糖,合理饮食,合理用药,不仅空腹和餐后血糖两项指标要控制在正常值范围内,糖化血红蛋白也应控制在7%以下,尤其是糖尿病眼病高危人群
▍定期检查,及早发现眼部病变(检查频率及检查项目)
◆患者一旦确诊糖尿病,就应开始关注眼健康。对于早期糖尿病患者,建议6个月-1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一旦发现病变,可进一步接受视网膜荧光造影检查,如眼底出现无灌注区等病变,则应积极接受眼底激光治疗,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
◆患病5年后,需要每半年查一次眼。早期糖尿病眼病通过激光配合药物,病情可实现逆转,而发展到中晚期可进行手术治疗,能延缓眼底损害的进程。如果拖到晚期才治疗,不仅治疗效果很差,且面临很高的致盲风险。
◆ 普通患者,糖尿病患者可做“视力检查,眼表面的结膜、角膜等检查,虹膜检查、眼底检查等”。因为,患上糖尿病以后,虹膜上可能会有新生血管出来,造成继发性的青光眼。而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晶状体浑浊,会引起白内障。眼底检查中,如果造成视网膜血管病变,会造成视网膜出血、渗出或玻璃体的出血等。《《《《咨询检查项目
◆异常患者, 在给患者做常规眼底视网膜筛查时,如果发现异常比较明显,一般还要做视网膜的电生理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眼部OCT的检查等。主要用这些方法进行检查、评估视网膜功能的改变及严重程度,或是动态观察治疗后恢复的情况、治疗效果等。
▍专家讲治疗难点-“沾糖”二十年,超过两成病人眼会“中招”
据最新统计,近36%的患者并发有不同程度眼睛方面的疾病,而每年到眼科检查和治疗的患者不到40%,农村的患者接受检查和治疗的比例则更低,76%左右因糖尿病性眼部病变来眼科求诊的患者,属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晚期,有的来诊时已经失明,失去治疗的机会。
当前糖尿病眼病主要包括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继发性青光眼三大类。除白内障外,其他两类疾病进展均不可逆。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又包括眼底渗出、眼底出血、黄斑水肿等,严重者会出现视网膜前出血、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等,导致失明。此外,因糖尿病所引发的青光眼是由新生血管造成,与其他类型青光眼相比更难治愈,虽然目前临床可应用抗新生血管药物治疗,但价格昂贵,且效果有限。
“糖尿病眼病近年来已经成为眼科常见病。我接诊的因糖尿病致盲的患者,年纪最小的才几岁,非常可惜。”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专家说,二十年前,在收治的患者中,糖尿病眼病只占一成,如今却占到了近七成,这与糖尿病在我国发病率不断走高且年轻化有直接关系。
有的病人在发现眼底有病变时仍不解地说,自己做针线活都没问题,他把视力下降与眼底病变画上了等号,其实不然。专家介绍,不痛不痒的视网膜病变甚至不会立即引起视力变化,等病人真“有感觉”时,通常已造成视物模糊、眼底出血,此时医生也无能为力。由于眼底出血,医生无法检查眼底,增加治疗难度;碰到眼底出血又不吸收的,还要做手术取血块,做手术就有风险,病人也受罪。
专家指出:糖尿病可引发视网膜、眼底、角膜、结膜等病变,还会造成视力改变,严重者可致盲。其中,最常见的损害是眼底病变,患糖尿病二十年后,超过两成的人会出现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和视神经病变。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新生血管青光眼,眼睛疼痛难忍,夜不成眠,只能摘除眼球。《《《《点击咨询病情
糖尿病眼病的预防和治疗常遭患者忽视,有年轻患者直到突然失明,才知道糖尿病已经“袭眼”。专家指出,糖尿病患病五年后即可出现眼底病变,“沾糖”二十年,超过两成病人眼会“中招”。青羊区一名18岁女孩一年前一只眼睛突然失明,到眼科中心治疗后,医生怀疑是糖尿病,转到内分泌科后确诊为1型糖尿病。由于控糖效果不佳、治疗太晚,特别遗憾后来她的双眼均已失明。
▍专家讲接诊病例-刘老伯、辛阿姨、24岁年轻女孩
◆ 刘老伯患糖尿病已经十多年,最近几个月来来总觉得眼睛模糊不清,开始以为是年龄的问题也没当回事,直到最近发现视力越来越差,才到医院检查,发现他白内障很严重。由于患者通常为老年人,且糖尿病眼病并不致命,因此并没有得到公众足够重视,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到疾病晚期,错失治疗最佳时期。
◆ 前几日接诊了一位56岁的辛阿姨,年轻时视力非常好,近半年来视力迅速下降。检查发现,辛阿姨眼底、视网膜等病变都是糖尿病的表现,追问病史,发现辛阿姨在来看眼睛前刚发现自己是糖尿病患者,且病情很严重。之前的症状,她一直以为自己是近视眼。查明病因后,辛阿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了眼底检查、造影检查,眼底视网膜光凝治疗。目前,患者情况稳定,因为发现及时,保住了一只眼睛。
◆ 曾经接诊到一位年仅24岁的年轻女孩,由于突发失明到眼科就诊。让医生和患者本人意想不到的是,入院后检查显示,女孩的餐后血糖值竟然高达20毫摩尔/升,而正常人的血糖值为空腹不部超过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7.8毫摩尔/升。根据这一结果,诊断女孩应该是典型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发急性眼底出血,导致突然失明。《《《《我要咨询
据了解,糖尿病患者一般只会考虑脚部和肾脏病变,而很少考虑眼睛。其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成年人低视力和致盲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会有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视物变形,甚至失明。但是,视网膜病变早期眼部无自觉症状,只有通过专业的眼科检查才能发现。很多患者就是因为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忽视了定期的眼底检查,才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导致严重后果。
为避免留下痛苦和遗憾,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专家建议,除了控制血糖,从患糖尿病的那天起,无论有无眼部不适,病人都要坚持定期检查眼底,而检查的频率则取决于视力的变化和眼底变化。重在早期防治,希望糖友重视自己的生活方式,积极地管理好自己的健康。毕竟,没有什么比自己的身体更昂贵。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平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愉快的心情。
- 上一篇:糖尿病人经常腹泻 可补充维生素B
- 下一篇:【症状必读】了解2型糖尿病症状 向糖
糖尿病症状大全
点击左右箭头查看不同症状

-
- 血糖控制问题
- 吃降糖药血糖还高餐后血糖高
- 空腹血糖高打胰岛素血糖还高
- 血糖居高不下饭前血糖
- 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正常值
- 餐后血糖正常值饭后血糖
- 血糖忽高忽低平稳降血糖
-
- 糖尿病足症状
- 脚烂脚流脓
- 脚痛脚起水泡
- 脚伤口不愈合脚趾发黑
- 脚趾发红干性坏疽
- 湿性坏疽混合性坏疽
- 脚胀
-
- 神经病变症状
- 手脚疼痛手脚麻木
- 手脚发凉脚踩棉花感
- 有蚁走感觉出汗异常
- 腿麻双腿疼痛
- 神经痛下肢发凉
-
- 糖尿病肾病症状
- 尿蛋白+全身浮肿
- 腰痛腿酸尿频尿急
- 双脚浮肿过度失眠
- 下肢水肿尿里泡沫多
-
- 糖尿病眼病症状
- 眼睛模糊看不清眼睛有黑影
- 视力下降眼底出血
- 视网膜病变眼睛疲劳
- 糖尿病眼花糖尿病性白内障
- 糖尿病性青光眼
-
- 糖尿病皮肤病变症状
- 全身瘙痒局部瘙痒
- 皮肤感染破皮伤口化脓
- 糖尿病皮疹皮肤出血
- 皮肤黑斑糖尿病皮肤过敏
- 外阴瘙痒
-
- 糖尿病其他症状
- 口干舌燥吃得多还消瘦
- 糖尿病心慌经常饥饿
- 糖尿病头晕糖尿病性胃轻瘫
- 常腹痛腹胀长期便秘
- 大便干燥经常腹泻
- 糖尿病阳痿常拉肚子
专家在线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