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知识:浅谈糖友低血糖那些事儿
糖尿病知识:浅谈糖友低血糖那些事儿
几乎每位糖友都发生过低血糖症,血糖过低容易导致昏厥甚至不省人事,非常危险,了解低血糖症状有助于防患于未然,低血糖的临界征兆包括:头晕、手抖和体虚等。然而低血糖症状因人而异,对于糖尿病来说,识别低血糖症状还要适当“对号入座”。
低血糖反应时,患者大多会出现交感神经异常兴奋的一系列症状,如焦虑、烦躁、行为怪异、饥饿感、心慌、面色苍白、大汗等。当出现这些症状时一般会引起患者重视,通过进餐,食用甜食、甜饮料或甜水果,以及静脉输注葡萄糖等,可使低血糖反应很快纠正,症状迅速消失。
然而,部分老年患者由于受到生理机能减退、并发症多、内分泌调节差和植物神经病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低血糖的反应性差,造成低血糖早期症状不明显或整个低血糖期的症状不够典型,从而易被忽略或被误诊。
临床观察发现,不同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生低血糖时的临床表现并不完全一样。例如,婴幼儿及低龄儿童低血糖可表现为哺乳困难、哭闹易惊,易激惹、面色苍白、出冷汗、注意力涣散,恶梦连连、遗尿等,发生在夜间可表现为尿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必须细心观察方能发现。成年人发生低血糖往往症状比较典型,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饥饿感、心慌、手抖、出虚汗,四肢无力等。而发生于老年人的低血糖往往以神经缺糖症状作为突出表现,如嗜睡、意识障碍、偏瘫、癫痫样抽搐、昏迷等,很容易被误诊为“急性脑卒中”。另外。“无症状性低血糖”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当中也比较多见。
一旦血糖低于2.5~2.8mmol/L时,就有可能引起低血糖昏迷。据统计,在低血糖昏迷病例中,65岁以上老年人达65%以上,反映老年患者是低血糖昏迷的主要防治对象,对此应给予足够重视。冬季是夜间低血糖的高发期。因为寒冷的冬季身体能量需求增加,夜长昼短,糖尿病患者在饮食受到控制的情况下,如果能量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容易发生低血糖。有很多患者在冬季凌晨1—3点左右出现低血糖,除了饥饿感和心慌之外,第二天晨起还会感到头痛、乏力等不适。因此糖尿病患者冬季犹要警惕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 上一篇:高血糖的危害 高血糖如何引发高血压
- 下一篇:警惕:糖尿病失控的11个信号
糖尿病症状大全
点击左右箭头查看不同症状

-
- 血糖控制问题
- 吃降糖药血糖还高餐后血糖高
- 空腹血糖高打胰岛素血糖还高
- 血糖居高不下饭前血糖
- 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正常值
- 餐后血糖正常值饭后血糖
- 血糖忽高忽低平稳降血糖
-
- 糖尿病足症状
- 脚烂脚流脓
- 脚痛脚起水泡
- 脚伤口不愈合脚趾发黑
- 脚趾发红干性坏疽
- 湿性坏疽混合性坏疽
- 脚胀
-
- 神经病变症状
- 手脚疼痛手脚麻木
- 手脚发凉脚踩棉花感
- 有蚁走感觉出汗异常
- 腿麻双腿疼痛
- 神经痛下肢发凉
-
- 糖尿病肾病症状
- 尿蛋白+全身浮肿
- 腰痛腿酸尿频尿急
- 双脚浮肿过度失眠
- 下肢水肿尿里泡沫多
-
- 糖尿病眼病症状
- 眼睛模糊看不清眼睛有黑影
- 视力下降眼底出血
- 视网膜病变眼睛疲劳
- 糖尿病眼花糖尿病性白内障
- 糖尿病性青光眼
-
- 糖尿病皮肤病变症状
- 全身瘙痒局部瘙痒
- 皮肤感染破皮伤口化脓
- 糖尿病皮疹皮肤出血
- 皮肤黑斑糖尿病皮肤过敏
- 外阴瘙痒
-
- 糖尿病其他症状
- 口干舌燥吃得多还消瘦
- 糖尿病心慌经常饥饿
- 糖尿病头晕糖尿病性胃轻瘫
- 常腹痛腹胀长期便秘
- 大便干燥经常腹泻
- 糖尿病阳痿常拉肚子
专家在线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