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糖监测,一定注意这些细节
随着快速血糖仪的不断普及,许多糖尿病患者能够在家中自己监测血糖。有些糖友对血糖的概念、分类、监测时间点及监测频率等感到茫然。其实,大家只要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所谓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是机体能量供应的主要来源,正如机动车中的汽油一样。我们身体的器官、组织、细胞每时每刻都在利用着它,保障着人体健康发育以及各种器官功能的正常运转。
血糖监测是了解糖尿病病情的基本手段,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临床工作中,存在着对血糖监测重要性理解不够、血糖监测的方法不够规范的问题,由此可能造成血糖达标困难的局面。
目前临床上常用4种血糖监测方法,包括患者采用血糖仪进行的自我血糖监测、连续监测3天血糖的动态血糖监测、反映2~3周平均血糖水平的糖化血清白蛋白(GA)和反映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那么,如何进行规范合理的自我血糖监测呢?
自我血糖监测,因治疗而异
自我血糖监测能反映实时血糖水平,评估餐前和餐后高血糖以及生活事件(如锻炼、用餐及情绪应激等)和降糖药物对血糖的影响,及时发现低血糖,有助于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生活方式干预和优化药物干预方案,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自我血糖监测可以选择一天中不同的时间点,包括餐前、餐后2小时、睡前及夜间(一般为凌晨2~3点)。具体的监测频率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及治疗方案而异。
胰岛素强化治疗(每天3-4次胰岛素注射或胰岛素泵治疗)
患者在治疗开始阶段应每天监测血糖5-7次,涵盖三餐前后、睡前及夜间,如有低血糖表现,需随时测血糖,如出现不可解释的空腹高血糖或夜间低血糖,更应监测夜间血糖,达到治疗目标后,每日监测血糖2~4次,以早晚餐前血糖为主。
使用基础胰岛素(中长效胰岛素)
患者在血糖达标前,应每周监测3天空腹血糖,每两周复诊1次;复诊前1天加测 5个时间点血糖谱(空腹、三餐后、睡前);在血糖达标后每周抽检3次血糖,即空腹、早餐后和晚餐后;每月复诊 1 次,复诊前1天加测上述5个时间点的血糖谱。
使用预混胰岛素
患者在血糖达标前,每周要监测3天空腹血糖和3次晚餐前血糖,每两周复诊1次,复诊前1天加测上述5个时间点血糖谱,在血糖达标后每周抽检3次血糖,即空腹、晚餐前和晚餐后,每月复诊1次,复诊前1天仍然加测5个时间点血糖谱。
口服降糖药治疗患者可选择短期强化监测方案和餐时配对方案。
1.短期强化监测方案:如有低血糖症状、感染等应激状态、正在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糖化血红蛋白升高者等,较适宜该方案,具体为:每周3天,每天监测5-7个时间点血糖。
2.餐时配对方案:是为了解饮食和相关治疗措施对血糖水平的影响,一般患者均能选用,建议每周3天,分别配对监测早餐、午餐和晚餐前后的血糖。实施短期强化监测方案后,如血糖稳定、治疗措施确定后可改为餐时配对方案。对于生活方式治疗患者,建议每周测7点血糖谱(三餐前后、睡前),每天监测1次不同时间点的血糖。
自我血糖监测,操作细节很关键
自我血糖监测时,需规范操作细节,否则易造成血糖测量误差。
1、使用血糖仪前,清洁采血部位,可用肥皂和温水将手(尤其是采血部位)洗干净,并用干净的棉球擦干,清洁后将采血部位所在的手臂自然下垂片刻,然后按摩采血部位,并使用适当的采血器获得足量的血样。
2、注意切勿挤压采血部位以获得血样,因为组织间液的进入,会稀释血样,干扰血糖测试结果。
3、应一次性吸取足量的血样量,在测试中不要按压或移动血糖试纸或血糖仪等。
血糖监测表,作用很大
自我血糖监测对疾病的改善作用并不大,它的主要意义在于:一是可以客观反映日常生活习惯(如生病、情绪变化等)和药物对血糖的影响,从而促进患者的自我管理做出必要的改变;二是帮助医护人员给患者提出个体化的建议。
因此,督促患者填好血糖监测表就显得非常重要。血糖监测表应包含血糖、饮食、运动、情绪等多方面信息,能反映患者在一段时间内的血糖控制趋势以及药物、饮食和运动等对血糖控制的影响。
- 上一篇:油脂、肉类对血糖的影响?
- 下一篇:冠心病人如何控制血糖
糖尿病症状大全
点击左右箭头查看不同症状

-
- 血糖控制问题
- 吃降糖药血糖还高餐后血糖高
- 空腹血糖高打胰岛素血糖还高
- 血糖居高不下饭前血糖
- 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正常值
- 餐后血糖正常值饭后血糖
- 血糖忽高忽低平稳降血糖
-
- 糖尿病足症状
- 脚烂脚流脓
- 脚痛脚起水泡
- 脚伤口不愈合脚趾发黑
- 脚趾发红干性坏疽
- 湿性坏疽混合性坏疽
- 脚胀
-
- 神经病变症状
- 手脚疼痛手脚麻木
- 手脚发凉脚踩棉花感
- 有蚁走感觉出汗异常
- 腿麻双腿疼痛
- 神经痛下肢发凉
-
- 糖尿病肾病症状
- 尿蛋白+全身浮肿
- 腰痛腿酸尿频尿急
- 双脚浮肿过度失眠
- 下肢水肿尿里泡沫多
-
- 糖尿病眼病症状
- 眼睛模糊看不清眼睛有黑影
- 视力下降眼底出血
- 视网膜病变眼睛疲劳
- 糖尿病眼花糖尿病性白内障
- 糖尿病性青光眼
-
- 糖尿病皮肤病变症状
- 全身瘙痒局部瘙痒
- 皮肤感染破皮伤口化脓
- 糖尿病皮疹皮肤出血
- 皮肤黑斑糖尿病皮肤过敏
- 外阴瘙痒
-
- 糖尿病其他症状
- 口干舌燥吃得多还消瘦
- 糖尿病心慌经常饥饿
- 糖尿病头晕糖尿病性胃轻瘫
- 常腹痛腹胀长期便秘
- 大便干燥经常腹泻
- 糖尿病阳痿常拉肚子
专家在线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