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28-87349370
︿
当前位置:首页 > 共同照护

数字配食控制糖尿病

来源: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    点击:

    控制饮食是糖尿病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糖尿病饮食计算非常繁琐,老年糖尿病患者尤其难以理解,因而难以遵循并坚持。在此,给糖尿病病友介绍一个简易定量方法,每天按一、二、三、四、五、六、七安排,就可以即轻松享受生活,又将糖尿病控制好。

   1杯牛奶/豆浆

  牛奶营养成分齐全、均衡,是蛋白质、钙、维生素的良好来源,具有预防中老年骨质疏松的作用。豆浆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大豆皂苷、异黄酮,有软化血管的功能。每天一杯牛奶(200ml—250ml)或豆浆(300ml—400 ml)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大有益处。有些人在饮用牛奶后可能会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这时可以用酸奶代替。

1牛奶 豆浆

  2两饭一餐

  一般成人每日需摄入谷类约300克—500克,包括大米,谷物,麦片,荞麦,各种面食等。老年人适当减少,因而一日三餐,每餐二两主食已能基本满足所需。食物品种可根据个人喜好而选择,切记有粗有细。

每餐二两主食

  3两荤菜

  我们通常所说的荤菜也就是肉、蛋、禽、鱼、虾,三两荤菜外加一两豆制品,并且动、植物蛋白质均衡。至于动物性荤食,食用两条腿的禽肉比四条腿的猪、牛、羊肉好;食用无腿的鱼和其他海生动物又较两条腿的禽肉要好。要尽可能选择低脂肪的瘦肉,鱼,无皮的禽肉等。

肉、蛋、禽、鱼、虾

  4钱油

  这是指炒菜用油宜每天四钱,即15克左右,不要超过30克(3汤勺),富含饱和脂肪酸的牛油、羊油、猪油等应控制摄入,可适量选用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橄榄油等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烹调时,尽可能蒸、煮、炖,不用或少用油煎、油炸等方法,减少油脂的摄入。

4钱油

  5百克蔬菜+适量水果

  进食蔬菜能增加饱腹感,减少糖的吸收,又利于通便,还能预防大肠癌等。按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天进食蔬菜水果至少500克,深色蔬菜应占一半以上。而且,在这500克的蔬果里面,能有5个品种以上时是比较理想的。病情稳定时,可以选用含糖量低的水果,如西瓜,橙子,柚子,桃子,梨子,李子,杏,草莓,樱桃等,每天可以吃150克左右,如果每天吃水果的量达到200克—250克,就要从全天的主食中减掉25克(半两)。吃水果的时间最好选在两餐之间,饥饿时或者体力活动之后,作为能量和营养素的补充。

5百克蔬菜+适量水果

  6克盐

  多盐即多钠,多水,与高血压有关,且增加肾脏负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过多的盐有增强淀粉酶的活性,从而促进淀粉消化和促进小肠吸收葡萄糖的作用,可引起血糖浓度增高而加重病情。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正常人每日吃盐量不宜超过6克。

食盐

  7杯水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无法维持血液循环、呼吸、消化、排泄等生理活动,体内新陈代谢也无法进行。一般情况下,正常成人每天生理需水2000毫升—3000毫升,通过饭、菜、汤、水果摄入约1000毫克,其余要靠喝水来补充,每天喝普通玻璃杯(容量约200毫升—250毫升)的水约七杯就差不多了。

一杯水

 成都瑞恩糖尿病专家在线预约
成都瑞恩糖尿病专家咨询电话400

糖尿病症状大全

点击左右箭头查看不同症状
  • 血糖控制问题
    吃降糖药血糖还高餐后血糖高
    空腹血糖高打胰岛素血糖还高
    血糖居高不下饭前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正常值
    餐后血糖正常值饭后血糖
    血糖忽高忽低平稳降血糖
  • 糖尿病足症状
    脚烂脚流脓
    脚痛脚起水泡
    脚伤口不愈合脚趾发黑
    脚趾发红干性坏疽
    湿性坏疽混合性坏疽
    脚胀
  • 神经病变症状
    手脚疼痛手脚麻木
    手脚发凉脚踩棉花感
    有蚁走感觉出汗异常
    腿麻双腿疼痛
    神经痛下肢发凉
  • 糖尿病肾病症状
    尿蛋白+全身浮肿
    腰痛腿酸尿频尿急
    双脚浮肿过度失眠
    下肢水肿尿里泡沫多
  • 糖尿病眼病症状
    眼睛模糊看不清眼睛有黑影
    视力下降眼底出血
    视网膜病变眼睛疲劳
    糖尿病眼花糖尿病性白内障
    糖尿病性青光眼
  • 糖尿病皮肤病变症状
    全身瘙痒局部瘙痒
    皮肤感染破皮伤口化脓
    糖尿病皮疹皮肤出血
    皮肤黑斑糖尿病皮肤过敏
    外阴瘙痒
  • 糖尿病其他症状
    口干舌燥吃得多还消瘦
    糖尿病心慌经常饥饿
    糖尿病头晕糖尿病性胃轻瘫
    常腹痛腹胀长期便秘
    大便干燥经常腹泻
    糖尿病阳痿常拉肚子
专家提示:有以上病情者,应警惕为糖尿病所致,或为糖尿病出现并发症的表现,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早咨询、早检查、早治疗、早康复!

专家在线解答

点击输入病情描述,立即向瑞恩专家提问,10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