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诊断标准是什么?怎样确诊是不是糖尿病?
现在不少人都有定期体检的习惯,还有人会在家定期测血压、血糖。但有些人一看到血糖高于正常值,就立刻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糖尿病。其实血糖升高虽然是糖尿病的主要判断标准,但并不代表血糖高就是糖尿病。糖尿病早诊断早治疗则早受益,晚诊断晚治疗则危害大,既不能误诊,又不能漏诊;每个成年人,尤其是40岁以上的成年人必须了解糖尿病的正确诊断方法,这样可大大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
▍糖尿病确诊的金标准——查“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去医院验血,结果有四种可能:正常、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他们的诊断标准不同。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统称为糖调节受损,即糖尿病前期。具体见下表。
监测空腹血糖、随机血糖、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均可诊断糖尿病,具体诊断标准不同,详细参考下表
特别提示:空腹血糖是指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热量;随机血糖是不考虑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不能用来诊断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减低。采手指血滴在血糖仪上所测得的血糖值与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有一定误差,因此不能作为确诊糖尿病的依据。糖尿病的诊断更不能用尿糖来确定,当尿糖阳性时,提示糖尿病的可能性较大,但这一切都要通过测静脉血糖来予以证实。
◆ 一次结果并不能说明问题,需要重次检测才能确诊糖尿病
1)一次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不能确诊糖尿病,需要隔天再次检查,如果连续两次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才能诊断糖尿病。因为空腹血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用药情况、突然改变饮食习惯、劳累、情绪因素等。
2)空腹血糖正常,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餐后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者 ,如果没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皮肤瘙痒、视力模糊等表现者,需要择日再查一次,才能确诊是否为糖尿病。
◆ 有些因素也会导致血糖暂时性升高,不能由此就确诊糖尿病
急性感染、创伤、循环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可出现暂时血糖增高,不能依此诊断为糖尿病,须在应激过后复查。
▍无症状也可能是糖尿病
在日常临床工作中,有不少糖尿病患者问:“怎么我一点糖尿病的症状都没有,却被诊断为糖尿病?”其实,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的“三多一少”症状虽然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但等到出现这些症状时再诊断已为时过晚。早期糖尿病没有任何症状,只是血糖浓度增高。因此,成年人特别是40岁以上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压、高血脂者,每年应进行血糖的检测。
病例:出现并发症才知患病
刚被确诊为糖尿病的黄女士,她感觉自己并没有糖尿病通常的“三多一少”症状。她只是感觉自己外阴瘙痒难忍,到妇科检查认为是霉菌性阴道炎。她用遍了各种栓剂洗剂等抗霉菌药物治疗,但瘙痒症状都有增无减。后来医院妇科建议她化验血,结果吓她一跳,她餐后两小时血糖竟然达到15mmol/l,才被确诊患上了2型糖尿病。初诊糖尿病需要做哪些检查?
▍晚诊断一天,损害就多一天
糖尿病是最容易被忽视和耽误的疾病。据资料记载,美国约有1/3的糖尿病患者不知道自己患病,被诊断为糖尿病时,通常已有7-10年的时间血糖升高或偏高;许多患者是出现了并发症后,才知道自己数年前就得了糖尿病。最近在我国开展的对4万多人的糖尿病患病率调查也发现,大多数患者在被确诊为糖尿病前全然不知自己患糖尿病已多年。约有半数患者,由于无症状而未被及时发现,至诊断时已出现了不可逆转的肾功能损害和神经病变等并发症。如何避免糖尿病并发症?
长期的高血糖可引起多个系统的慢性并发病,如中风、冠心病、肾功能减退、神经炎、糖尿病足、高血压、高血脂、视网膜病变等。一旦患上“糖尿病”,人体的麻烦随其而至,因为免疫功能减弱,容易感染由感冒、肺炎、肺结核所引起的各种感染疾病,而且不易治愈。并且选择性地破坏细胞,吞噬细胞。抗癌细胞的防御机能会大大减弱,至使癌细胞活跃、聚集。 因此早确诊早治疗就能避免发生更多的危害。
▍相关阅读: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不少人一直以“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来判断自己是否得了糖尿病,专家表示,事实上90%的患者早期缺少这些症状,而仅表现出疲劳、乏力,或出现视物模糊、伤口久治不愈等非典型症状。那么糖尿病还有哪些早期症状呢?如有以下症状中的一两种,很可能是糖尿病,需尽快去医院抽血检查——
◆ 经常疲倦、乏力、虚弱、头晕者。
◆ 皮肤干燥瘙痒,用止痒药无明显好转者,尤其是女性外阴瘙痒经抗炎、抗真菌治疗无效者。
◆ 皮肤易患化脓性囊肿、痈、疖、疮等且不易治愈以及久治不愈的伤口感染或手术伤口不易愈合者。
◆ 皮肤感觉异常者,四肢麻木、感觉迟钝,有蚁爬感、套状感觉异常,烧灼痛、针刺痛等。
◆ 近期视力迅速下降或有雾状感,白内障进展迅速者。
◆ 不明原因的肢端溃烂、坏疽者。
◆ 经常有心慌、手抖、出冷汗等低血糖反应者或常有空腹感。
温馨提示:糖尿病晚诊断一天,就意味着患者的血管多损害一天。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高,就需要坚持治疗,定期到医院检查,当出现“三多一少”症状时很可能已经是晚期了。建议患者日常在家用血糖仪自测,每3-6个月检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注意检测血脂,每年做并发症的筛查。避免不知不觉地发生慢性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
- 上一篇:14%的人外瘦内胖 属糖尿病高发人群
- 下一篇:【糖友必知】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
糖尿病症状大全
点击左右箭头查看不同症状

-
- 血糖控制问题
- 吃降糖药血糖还高餐后血糖高
- 空腹血糖高打胰岛素血糖还高
- 血糖居高不下饭前血糖
- 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正常值
- 餐后血糖正常值饭后血糖
- 血糖忽高忽低平稳降血糖
-
- 糖尿病足症状
- 脚烂脚流脓
- 脚痛脚起水泡
- 脚伤口不愈合脚趾发黑
- 脚趾发红干性坏疽
- 湿性坏疽混合性坏疽
- 脚胀
-
- 神经病变症状
- 手脚疼痛手脚麻木
- 手脚发凉脚踩棉花感
- 有蚁走感觉出汗异常
- 腿麻双腿疼痛
- 神经痛下肢发凉
-
- 糖尿病肾病症状
- 尿蛋白+全身浮肿
- 腰痛腿酸尿频尿急
- 双脚浮肿过度失眠
- 下肢水肿尿里泡沫多
-
- 糖尿病眼病症状
- 眼睛模糊看不清眼睛有黑影
- 视力下降眼底出血
- 视网膜病变眼睛疲劳
- 糖尿病眼花糖尿病性白内障
- 糖尿病性青光眼
-
- 糖尿病皮肤病变症状
- 全身瘙痒局部瘙痒
- 皮肤感染破皮伤口化脓
- 糖尿病皮疹皮肤出血
- 皮肤黑斑糖尿病皮肤过敏
- 外阴瘙痒
-
- 糖尿病其他症状
- 口干舌燥吃得多还消瘦
- 糖尿病心慌经常饥饿
- 糖尿病头晕糖尿病性胃轻瘫
- 常腹痛腹胀长期便秘
- 大便干燥经常腹泻
- 糖尿病阳痿常拉肚子
专家在线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