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惕】“腿脚冰凉”也许是糖尿病足发出的信号
据最新数据表明,目前我过糖尿病患者中25%最终会发展为“糖尿病足”,也就是糖尿病最为严重的并发症。目前,人们对糖尿病足的认知率少之甚少。因此很多糖尿病足患者因贻误治疗时机而截肢。大家需要警惕,“腿脚冰凉”也许是糖尿病足发出的信号。
中老年人、身体虚弱者血液循环不好,容易有手脚及下肢发凉的情况。专家提醒,如果糖尿病病人一只脚凉,另一只脚不凉,则要留心是否患上了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一种因糖尿病长期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导致下肢血管发生动脉硬化而引发的疾病,多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患者下肢坏死,最终需截肢。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专家说病
糖尿病足下肢缺血有分期,糖尿病病人出现症状后即需要进行治疗,避免病情发展。据悉,“糖足”症状共分四期。
◆ 1期症状——常有下肢发凉、麻木,腿部“抽筋”,易被误认为是老年人缺钙,延误病情。因此足部发凉就是一个早期信号,如果发现自己的足部发凉、麻木、发紫,是足部血供不好。特别是一只脚凉一只脚正常,更要引起重视,趁早治疗。【手麻+脚麻】的相关病例
◆ 2期症状——“间歇性跛行”,就是患者走路时感到脚痛,休息一会可以缓解,但继续走路时再次出现疼痛。如此走走停停,这说明血管已经出现闭塞或者阻塞了,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走长距离的路,便是“间歇性跛行”。随着缺血的加重,病人行走的距离会越来越短。专家详解走走停停病
◆ 3期症状——“静息痛”,有些病人睡觉,尤其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往往出现另外一种情况:疼得睡不着,出现这种情况意味着病人离截肢不远了。
◆ 4期症状——组织缺血坏死,糖尿病足发展到一定阶段,患者的某个脚趾就开始变黑、溃烂、感染坏死,甚至危及生命,导致病人最终截肢。糖尿病人【脚已经烂了】怎么治?
糖友必须辨明以上这些糖尿病足的症状
成都瑞恩专家提醒,得了糖尿病足以后要早治,不要认为“腿脚发凉,不疼不痒,没事儿”而耽误了病情,最终只能截肢。但同时提醒,并非双足有了创面才叫糖尿病足,当患者处于程度最轻的0级糖尿病足时,双足既没有创面也没有溃疡。
如果双脚摸上去总是很凉,而且发麻,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有些地区的人容易发生脚部冻疮,如果破溃,一定要及时包扎处理。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在足部表现为青紫、发冷,与冻疮很相似,需要区别。糖友每天都应该检查一下“爱足”。从脚踝到脚背,再到脚底,以及趾缝间,都不能落下。
糖尿病足应该看什么科?
糖尿病足是一种跨学科疾病,原发病是内分泌病,而在出现下肢动脉硬化和足坏疽时就又属于血管外科的病了。因此,多数西医医院内分泌科比较擅长原发病的治疗,也应用一些改善循环,抗感染的药物,但对坏疽的病人常显得束手无措;而外科主要是采用截趾、截肢的方法进行治疗,不太重视全身治疗。所以,糖尿病足患者总有一种感觉,就是在哪个科室都不能获得全面的治疗。
运动预防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当然是能不得最好,糖尿病患者除了要积极控制好血糖外,每天坚持小腿和足部运动30~60分钟,可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预防足部病变。足部的运动方式有:◆行走运动◆提脚跟-脚尖运动◆弯膝-下蹲运动◆甩腿运动
每天检查皮肤是否有干裂,脚底有没有磨出水泡,甚至起的老茧和鸡眼,也要注意观察和之前有没有变化。平时要注意足部保暖、保湿,要经常用温水泡脚。预防足部皮肤的损伤,外出时不要穿凉鞋,穿新鞋时,第一天不超过半小时,检查足部有没有被挤压或摩擦。
- 上一篇:糖尿病脚烂 伤口流脓不愈合怎么办
- 下一篇: 【小心】糖尿病足部小破口,变大溃疡!
糖尿病症状大全
点击左右箭头查看不同症状

-
- 血糖控制问题
- 吃降糖药血糖还高餐后血糖高
- 空腹血糖高打胰岛素血糖还高
- 血糖居高不下饭前血糖
- 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正常值
- 餐后血糖正常值饭后血糖
- 血糖忽高忽低平稳降血糖
-
- 糖尿病足症状
- 脚烂脚流脓
- 脚痛脚起水泡
- 脚伤口不愈合脚趾发黑
- 脚趾发红干性坏疽
- 湿性坏疽混合性坏疽
- 脚胀
-
- 神经病变症状
- 手脚疼痛手脚麻木
- 手脚发凉脚踩棉花感
- 有蚁走感觉出汗异常
- 腿麻双腿疼痛
- 神经痛下肢发凉
-
- 糖尿病肾病症状
- 尿蛋白+全身浮肿
- 腰痛腿酸尿频尿急
- 双脚浮肿过度失眠
- 下肢水肿尿里泡沫多
-
- 糖尿病眼病症状
- 眼睛模糊看不清眼睛有黑影
- 视力下降眼底出血
- 视网膜病变眼睛疲劳
- 糖尿病眼花糖尿病性白内障
- 糖尿病性青光眼
-
- 糖尿病皮肤病变症状
- 全身瘙痒局部瘙痒
- 皮肤感染破皮伤口化脓
- 糖尿病皮疹皮肤出血
- 皮肤黑斑糖尿病皮肤过敏
- 外阴瘙痒
-
- 糖尿病其他症状
- 口干舌燥吃得多还消瘦
- 糖尿病心慌经常饥饿
- 糖尿病头晕糖尿病性胃轻瘫
- 常腹痛腹胀长期便秘
- 大便干燥经常腹泻
- 糖尿病阳痿常拉肚子
专家在线解答

